欧易

欧易(OKX)

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

火币

火币(HTX )

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

“破净”理财回血、在售产品收益率“跳涨”银行理财又行了?

时间:2022-08-18 20:20:19 | 浏览:1245

在刘银平看来,此前大量理财产品“破净”,对理财子公司来说也是一次“预警”,未来需要做好相关工作,一方面是在权益类资产投资方面更加谨慎,另一方面在销售环节要加强产品的风险警示,将合适的产品卖给合适的投资者。

经历了“破净潮”“自购潮”后,银行理财市场收益情况正在逐步回升。5月30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近期银行理财“破净”数量和占比均有明显下滑,此前净值低于1的理财产品正在逐步恢复,部分近期开放在售的理财产品收益率也出现“跳涨”。对此,分析人士指出,近期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上涨与债市回暖、股市回升有关,建议追求收益稳定的投资者可购买固收类理财产品,追求较高回报的投资者可以配置权益类理财产品,但尽量长期持有。

“破净”理财逐步回血

银行理财市场正呈现向好态势。5月30日,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部分此前短期“破净”的理财产品净值出现上涨趋势。

例如,中国理财网数据显示,截至5月30日,光大理财旗下的“阳光红ESG行业精选”理财产品净值已从4月26日的0.95增至1.02;“阳关红新能源主题”理财产品虽然仍处于“破净”状态,但已从4月26日的0.71升至0.85。

部分混合类理财也呈现回暖局面,例如,邮银理财旗下的一款名为“邮银财富·鸿元封闭式2021年第8期”的理财产品净值近期迎来小幅回升,从4月25日的0.99增至1.01;而建信理财的“建信理财诚鑫多元配置混合类封闭式产品2022年第19期”理财产品净值也由3月31日的0.99回升至1。

作为理财市场中存续规模最大的固收类理财,净值增幅也较为明显,例如,“工银理财·智合多资产固收增强封闭净值型理财产品”“兴银理财天天万利宝稳利恒盈7号封闭式净值型理财产品第16期”“青银理财璀璨人生成就系列(共享)人民币个人理财计划2022年091期”均从此前的净值“破净”状态涨至1以上。

而从行业整体情况来看,普益标准数据显示,截至5月30日,理财市场共有30195款存续的净值型产品,其中有1516款单位净值低于1,“破净”占比约5.02%,较上月同口径下降约1.84个百分点。

谈及近期理财净值回升的原因,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平认为,一方面,债市回暖,债券价格上涨,固收类理财产品底层资产以债券为主,收益率随之上升;另一方面,很多理财产品配置了权益类资产,股市回升推升了理财产品净值走高。

部分在售产品收益率“跳涨”

除不少“破净”理财产品净值出现回升外,部分近期开放在售的理财产品收益率也呈现“飙升”态势。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工银理财近期多款开放在售的混合类、固收类理财产品,近一个月的年化收益率均达到了10%以上。例如,一款名为“工银理财·两全其美90天持盈混合类开放式理财产品”(以下简称“两全其美90天持盈混合”),该产品近一个月的年化收益率已达21.62%,该产品的起购金额为1000元,风险等级为R3,但拉长时间线来看,该产品最近六个月和一年的年化收益均为负值,分别为-2.97%、-0.16%。与“两全其美90天持盈混合”理财产品起购金额、风险等级相同的“工银理财·鑫尊利365天持盈固定收益类开放式理财产品”近一个月的年化收益也达到13.25%,但该产品最近六个月和一年的年化收益也是负值,均为-1.57%。

除工银理财外,中银理财旗下的多款理财开放在售的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也达到了5%以上。例如,“中银理财(3年)最短持有期混合类理财产品A”,该款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为5.4%,起购金额为1000元,目前处于申购状态。兴银理财旗下的一款名为“稳利睿盈B 3年期”的理财产品,成立以来的年化收益率为5.545%,起购金额为5万元,目前也在预约申购,将于6月2日起息。

对于近期理财产品的销售情况,北京商报记者从某国有大行客户经理获悉,近期权益类市场逐步回暖,所以理财产品净值增长都比较快,但稳妥起见,建议客户购买固收类产品比较安全,目前客户咨询较多也是固收类短期持有的产品。

资深金融政策监管专家周毅钦认为,从2022年3月开始,受到国际局势、新冠肺炎疫情、经济增长预期等一系列因素影响,A股和港股连续大幅受挫,受资本市场拖累,出现部分理财产品“破净”。但随着一系列稳增长政策及措施的发布,A股市场总体企稳回升,理财净值也相应有所上涨。同时,新开放在售的产品历史包袱相对较小,且理财子公司在权益投资配置上更加谨慎,所以净值总体表现尚可。

加强投资者教育与风险提示

此前受股市债市双重下挫影响,数千只理财产品面临“破净”,不少理财子公司发送推文向投资者普及理财产品回撤原因。同时,基于对资本市场长期看好并向投资者传递信息,光大理财、南银理财、中邮理财、兴银理财等也纷纷“自掏腰包”购入旗下理财产品。

经历了理财产品的“破净潮”也对理财子公司产品设计及投资者教育方面有所启示。交银理财相关负责人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随着“资管新规”的稳步推进,打破银行理财刚兑成为投教工作的难点。投资者教育既要保持专业性符合监管对宣传的要求,又需要通俗易懂,让老百姓能听得明白、听得进去。同时,投资者教育的形式还需要更加丰富,除借助文章、漫画等形式外,还可以通过微视频等形式,拓宽投资者教育的渠道。此外,还需加强对于理财经理的培训,提升其对于农村客群、老年客群的服务能力。

南银理财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将重视投资者教育工作,持续在公众号、视频号等公开途径向客户科普理财净值化、市值法估值等理财知识,提升客户理论知识水平等,助力净值化转型。在产品方面,将结合市场行情动态的调整产品发行策略,加强客户画像,了解客户的真实风险偏好及需求,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投资方面,将不断提升投研能力,应对市场波动灵活调整产品投资策略,发挥银行理财大类资产配置优势,努力平滑产品净值的波动。

在刘银平看来,此前大量理财产品“破净”,对理财子公司来说也是一次“预警”,未来需要做好相关工作,一方面是在权益类资产投资方面更加谨慎,另一方面在销售环节要加强产品的风险警示,将合适的产品卖给合适的投资者。对投资者来说,要充分了解净值型理财产品,不能过于看重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要着重了解产品的风险特征。

谈及后续理财产品走势及投资者购买理财产品的建议,刘银平指出,净值型理财产品的收益走势难以预测,尤其是与股市挂钩的理财产品。投资者如果追求资金的相对安全、收益的相对稳定,最好购买R2风险等级、未配置权益类资产的固收类理财产品,这类产品的净值走势相对平稳,但收益相对偏低;投资者如果追求更高的投资回报,可以考虑R3及以上风险等级、配置权益类资产的理财产品,但这类产品短期净值波动相对较大,应尽量长期持有。

北京商报记者 孟凡霞 李海颜

相关资讯

银行理财净值终于止跌了!银行理财产品还能不能买?如何挑选适合自己的银行理财产品?

目前银行净值型理财产品的比例很高,根据中国理财网的数据,截至2021年底,银行净值型理财产品占全部银行理财产品的比例约93%。各家银行及理财子公司会制定内部风险评级体系,并对每个产品进行评级,同时也会对投资者的风险偏好进行评估。

银行理财产品也开始亏钱了!保本保息产品不复存在,银行理财进入净值化时代,购买需要注意什么?

图片来源:摄图网资管新规今年起全面落地实施,银行理财进入净值化时代3月14日,福建银保监局发布的《关于银行理财产品净值波动的风险提示》指出,随着银行理财进入净值化时代,理财产品净值面临波动风险,理财收益完全取决于实际投资结果,原有的预期收益率不复存在。

买银行理财避免开“盲盒”,郭田勇、曾刚同建议,银行理财需建立专业评价体系

郭田勇认为,随着银行理财打破刚兑,理财产品也在逐渐针对中低风险、中等风险、偏高风险的客户分层分类,未来可能会去尝试满足各类投资者的资产配置需求。专家建言银行理财评价体系遵守“三原则”市场需要独立、客观、权威的第三方评级机构,在对银行理财产品进行客观公正、动态评级的基础上,帮助投资者在纷繁芜杂、规模庞大的理财产品中找到适合自身风险偏好与投资预期的产品。

银行理财产品怎么买比较合适?怎么才能买到自己想要的银行理财?

银行理财产品的类型不同、期限不同,流动性好坏也不同。有固定期限的理财产品,在到期之前一般都不能赎回,此时到期期限的长短就决定了理财产品的流动性高低。显然,对流动性要求较高的投资者来说,最好就是选择可以随时赎回的理财产品,再不济也要选择到期时间或定期开放赎回时间较短的理财产品,期限较长的理财产品则不买或少买。

银行收300万罚单,银行理财产品安全吗?注意3个常见套路

虽然很多人还是比较相信银行和银行的工作人员,但也有很多人遇上过这样的问题,在银行办理存款的业务时,被误导,购买了一些自己并不需要的其他类型的理财产品,在这里提醒大家,我们在银行办理的相关业务,哪怕是为了提高收益,也要注意以下的几个套路。

银行理财纷纷下调业绩基准、发行数量也下降,理财市场暂时遇冷

8月以来,包括中银理财、招银理财、浦发银行、中原银行、深圳农商行等多家银行或银行理财子公司发布公告称,下调多款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调整幅度多为10BP或以上。贝塔研究院相关人士也对记者称,目前很多投资者的思维还是将业绩基准看作是未来会兑付的预期收益率,在理财产品收益未达标甚至破净时内心无法接受,并向监管机构投诉。

小心“理财刺客”三万元银行理财约四个月亏400元

事实上,不仅是李先生,不少网友在网络平台上晒出了自己购买理财产品亏损的经历,并直呼“被‘理财刺客’刺了一剑”。专家观点普益标准研究员雷文杰:投资者要理性地看待理财产品净值的短期波动,避免受情绪驱动,产生“羊群效应”。

理财市场观察 | 银行理财产品“破净”率明显回落 投资者却比以往更谨慎

银行理财产品“破净”率回落,投资者的心态是不是更积极了呢?她说,尽管近期市场回暖,但由于投资者切身领教了一把“市场有风险”,如今面对银行理财产品时,普遍比以往更谨慎了。资深市场人士刘煦然分析:“更多的产品创新、更加明确的产品定位,以及给投资者更加合理的风险收益偏好的回报比,将成为未来银行理财子公司选择业务突围的一个重要方向。

为何低风险的银行理财也会亏损?理财集体换了新玩法,怎么办?

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有3600只银行理财产品录得负收益,产品累计净值在1以下的银行理财产品达到1200只。是个别现象还是普遍现象?今年以来,全市场已经有3600只银行理财产品未获正收益,属于普遍现象。

2022年资管新规落地,银行理财不再保本保息,该选理财还是存款?

相比于银行存款利息而言,目前大多数理财产品的收益率都比较高,即便是一些低风险理财产品,收益率也可以达到4%左右,如果是那些中低风险理财产品,收益率甚至可以达到6%以上。所以我建议,如果大家风险承受能力比较低,而且收入能力比较低,假如这些理财资金出现部分损失对大家影响比较大,甚至有可能影响到大家的日常生活,那我建议大家不要随便购买这些理财产品,还是老老实实把钱放在银行里面存款吧。

1800余只银行理财破净,你买的理财产品亏了吗?

就收益波动原因来看,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主要是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方面,产品投资的资产价格出现波动,近期受国际环境影响,不论是股票市场,还是债券市场均出现明显调整,使得理财收益率下跌;

银行理财业务违规被罚,叫好!个人理财产品选择比较,谨慎

因此,在进行投资前,建议投资者参阅理财产品的《产品说明书》以确定该产品的投资范围,并判断该投资范围是否符合自己与家庭的投资偏好。因此,虽然并不是所有的理财产品都包含这笔费用,但仍建议投资者在购买理财产品时阅读《产品说明书》,确认、比较超额业绩报酬等的费率,以便做出更适合的决定。

重磅理财产品!银行理财子公司也出手了

业内人士对此表示,由于银行“固收”理财是传统强项,收益率多数超过了同业存单,叠加银行现金管理类产品的竞争,同业存单理财产品的销量可能不会如公募同业存单指数基金那样火爆,整体销售可能会低于市场预期。除了工银理财之外,今年以来还有招银理财、交银理财、中银理财等银行理财子公司,陆续发行同业存单类理财产品,产品预期收益率为2%-36%之间,募资规模则从20亿元到1000亿元不等,先后推向了市场。

“破净”理财回血、在售产品收益率“跳涨”银行理财又行了?

在刘银平看来,此前大量理财产品“破净”,对理财子公司来说也是一次“预警”,未来需要做好相关工作,一方面是在权益类资产投资方面更加谨慎,另一方面在销售环节要加强产品的风险警示,将合适的产品卖给合适的投资者。

20家银行理财子上半年净赚超170亿元 工银、农银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下滑

随着母行半年报披露完毕,理财子的业绩情况也一同揭晓。据财联社记者统计,共有20家上市银行发布了旗下理财子的二季度经营情况,合计实现净利润172亿元,同比增长达7成。具体来看,在18家披露同比数据的理财子中,共有16家取得盈利正增长。招银理财

友情链接

网址导航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洋河股份A股音乐培训网阿斯顿马丁跑车网高尔夫球运动网伊力特A股票网金鱼养殖论坛ai绘画资讯网办公文具品牌网数字藏品系统开发NBA赛程网格力空调资讯网衡阳新闻头条网保山今日新闻网测绘学习网西藏藏红花网
大多数产品基本伴随着风险,也伴随着争议,比较靠谱的赚钱方式公募基金和银行理财比较合适,另外债券、基金、股票、期货、商品现货、外汇、房地产、保险、黄金也是投资理财不错的选择。
理财投资网 lemashi.cn ©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