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18 20:17:55 | 浏览:3480
最近,又有多家银行因为各种违规行为收到了百万级以上的罚单。
其中江西南昌某家银行被处罚324.5万元,其中涉及的行为包括未按要求向消费者披露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重要内容,没有履行客户的身份识别义务。估计这都与银行违规的销售理财产品有关。
对于我们投资者来说,这也确实需要引起注意。
虽然很多人还是比较相信银行和银行的工作人员,但也有很多人遇上过这样的问题,在银行办理存款的业务时,被误导,购买了一些自己并不需要的其他类型的理财产品,
在这里提醒大家,我们在银行办理的相关业务,哪怕是为了提高收益,也要注意以下的几个套路。
01第一个套路,就是以高风险,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吸引客户。
王阿姨的定期存款到期了,她咨询时发现现在的定期存款利率比三年前降了很多。这让她有点不甘心,所以她考虑买一些理财产品作为尝试。
但她过去没有购买理财产品的经验,因此,她向银行工作人员要求推荐相对安全的理财产品。
当她了解到,现在大多数现金类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只有2.3%到2.5%时,她感觉到非常的失望。
银行工作人员也明白,这样的收益率很难吸引王阿姨,因此转而向她推荐一款预期收益率达到4.2%的理财产品,还故意跟王阿姨说,如果要购买这一款产品必须20万以上的额度才可以。
王阿姨原来只想买五万元的理财产品作为尝试,但是被4.2%的收益吸引,她终于还是把所有的到期存款全部地转入了这一款产品。
但是在今年的二三月份,王阿姨却感觉到非常的揪心,因为每个星期收到的短信推送,她都看到自己所买的理财产品净值不断的下降。
再一次向银行工作人员了解后,才知道自己买的并不是低风险的理财产品,而是属于pr3型的理财产品。
这一类理财产品有一定的比例资产投资与股市,恰好那段时间中国的股市出现大幅度的下跌,同类的银行理财产品都跌破了净值,王阿姨的理财产品当然也没有例外。
这是经常见到的一种现象,投资者对于理财产品不太了解,想办理存款,或者只想买低风险的理财产品,却被收益吸引,买了中高风险的产品。
02第二种常见的套路就是办理业务时被忽悠购买了保险。
有一些是趸缴型的万能保险,由于万能账户的结算收益率比较高,所以会让客户误认为这是存款的收益率或者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但实际上万能保险的结算收益率并不是客户投资的收益率。
尤其这份保险如果买了时间不久就需要提前终止的话,在扣除初期费用和赎回费用之后,往往会出现较大的损失。
03另外,还有一种常见的套路,就是被劝说购买了一些有收藏价值纪念价值的金币,金条,金砖或者纪念币。
银行每年都发行大量的这一类带有纪念或者收藏价值的金条或者纪念币,但是,这些年来真正有较高的上涨的,只是极少部分。偏偏在宣传的时候,就会拿出过去涨幅较高的这些来作为例子。
实际的情况是,一旦我们买入了这些带有收藏性质或者纪念性质的金条或者纪念币之后,往往即使真的收藏持有了若干年,等我们想卖出的时候,发现根本就不会有买方市场。
可以说大多数情况下,这一类产品真的只能继续收藏,只能继续的留作纪念。
目前银行净值型理财产品的比例很高,根据中国理财网的数据,截至2021年底,银行净值型理财产品占全部银行理财产品的比例约93%。各家银行及理财子公司会制定内部风险评级体系,并对每个产品进行评级,同时也会对投资者的风险偏好进行评估。
图片来源:摄图网资管新规今年起全面落地实施,银行理财进入净值化时代3月14日,福建银保监局发布的《关于银行理财产品净值波动的风险提示》指出,随着银行理财进入净值化时代,理财产品净值面临波动风险,理财收益完全取决于实际投资结果,原有的预期收益率不复存在。
银行理财产品的类型不同、期限不同,流动性好坏也不同。有固定期限的理财产品,在到期之前一般都不能赎回,此时到期期限的长短就决定了理财产品的流动性高低。显然,对流动性要求较高的投资者来说,最好就是选择可以随时赎回的理财产品,再不济也要选择到期时间或定期开放赎回时间较短的理财产品,期限较长的理财产品则不买或少买。
郭田勇认为,随着银行理财打破刚兑,理财产品也在逐渐针对中低风险、中等风险、偏高风险的客户分层分类,未来可能会去尝试满足各类投资者的资产配置需求。专家建言银行理财评价体系遵守“三原则”市场需要独立、客观、权威的第三方评级机构,在对银行理财产品进行客观公正、动态评级的基础上,帮助投资者在纷繁芜杂、规模庞大的理财产品中找到适合自身风险偏好与投资预期的产品。
一般情况下那些年化收益率低于3%的基本上都是非常安全的,这类理财产品基本上不可能出现亏损,而且收益到期之后基本上都能够正常获得。而对那些年化收益率在3%~5%之间的理财产品,尽管这些理财产品有一定的风险,但风险非常小,到期之后基本上都能够连本带息拿回来。
金融界银行理财产品排行榜(2019.10.7-2019.10.13)【本期摘要】本周银行共发行1907款理财产品 环比增加1396款银行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反弹至4.07%交行、华夏及民生银行的产品发行量位居前三交通银行134款产品平均预期最
虽然很多人还是比较相信银行和银行的工作人员,但也有很多人遇上过这样的问题,在银行办理存款的业务时,被误导,购买了一些自己并不需要的其他类型的理财产品,在这里提醒大家,我们在银行办理的相关业务,哪怕是为了提高收益,也要注意以下的几个套路。
银行理财产品“破净”率回落,投资者的心态是不是更积极了呢?她说,尽管近期市场回暖,但由于投资者切身领教了一把“市场有风险”,如今面对银行理财产品时,普遍比以往更谨慎了。资深市场人士刘煦然分析:“更多的产品创新、更加明确的产品定位,以及给投资者更加合理的风险收益偏好的回报比,将成为未来银行理财子公司选择业务突围的一个重要方向。
就收益波动原因来看,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主要是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方面,产品投资的资产价格出现波动,近期受国际环境影响,不论是股票市场,还是债券市场均出现明显调整,使得理财收益率下跌;
因此,在进行投资前,建议投资者参阅理财产品的《产品说明书》以确定该产品的投资范围,并判断该投资范围是否符合自己与家庭的投资偏好。因此,虽然并不是所有的理财产品都包含这笔费用,但仍建议投资者在购买理财产品时阅读《产品说明书》,确认、比较超额业绩报酬等的费率,以便做出更适合的决定。
业内人士对此表示,由于银行“固收”理财是传统强项,收益率多数超过了同业存单,叠加银行现金管理类产品的竞争,同业存单理财产品的销量可能不会如公募同业存单指数基金那样火爆,整体销售可能会低于市场预期。除了工银理财之外,今年以来还有招银理财、交银理财、中银理财等银行理财子公司,陆续发行同业存单类理财产品,产品预期收益率为2%-36%之间,募资规模则从20亿元到1000亿元不等,先后推向了市场。
随着母行半年报披露完毕,理财子的业绩情况也一同揭晓。据财联社记者统计,共有20家上市银行发布了旗下理财子的二季度经营情况,合计实现净利润172亿元,同比增长达7成。具体来看,在18家披露同比数据的理财子中,共有16家取得盈利正增长。招银理财
据央视财经,近段时间,有投资者收到了银行的通知,自己购买的银行理财产品提前终止运作。根据银行公告,理财产品提前终止运营后,将在约定的几个工作日之内,把投资者的本金及收益返还到原账户。业内人士表示,资管新规实施后,银行理财产品从预期收益型转变为净值型,部分产品提前终止运作是优胜劣汰的必然结果。
18Aug专家认为,净值化管理对理财机构的产品设计、销售、投研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报记者彭妍近期,多家银行和理财子公司发布公告,提前终止旗下的理财产品。记者对相关信息梳理后发现,近两个月以来,包括信银理财、农银理财、盛京银行、日照银行、浦发银行、中原银行等在内的多家银行或银行理财子公司已将部分理财产品提前终止运作。
前述国有大行理财子公司投研部负责人告诉记者,通常理财产品协议里会有提前终止的条款,会对产品规模或收益率进行设定,有的产品只有几百万或者小几千万,很难进行投资,像很多债的起购规模就是几千万。不过也有观点认为,理财产品的提前终止有可能引发投资者的不满,进而对银行声誉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