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18 20:19:17 | 浏览:630
在同业存单基金备受追捧的同时,挂钩同业存单的理财产品也相继推出。继交银理财、招银理财、中银理财后,近日工银理财发布了一款同业存单及存款固收类开放式理财产品,于8月11日起息。
“这是理财公司在探寻后现金管理产品时代,为适用新企业会计准则,在收益性、流动性、安全性三性平衡之间所探寻的创新产品,值得肯定。”资深金融监管政策专家周毅钦对记者表示。
一位国有大行理财子相关人士也对记者称,从产品形态上讲,同业存单主题类理财产品的确是新产品;但从投资的底层资产来看,并不算新模式,一直以来银行理财就有投资同业存单或存款。“突出同业存单或存款可能是进一步强调产品的安全性和流动性。”
在业内人士看来,同业存单主题理财产品可满足投资者对高流动性、稳健收益产品的需求,同时保持相对较小的净值波动。基于此,还有分析称,在现金管理类产品整改压力下,该类主题理财产品有望成为下一个发力点,或承接部分现金管理类产品外溢资金。
多家机构创新推出同存理财
包含工银理财推出的这款产品在内,今年以来,银行理财子公司已发行了4只同业存单类理财产品,分别为“工银理财·天天鑫添益同业存单及存款固定收益类开放式理财产品”“交银理财稳享日开(同业存单及存款)理财产品”“招银理财招睿活钱管家(同业存单及存款)1号固定收益类理财计划”以及“中银理财-稳富高信用等级同业存单指数7天持有期理财产品”。
根据已公布的产品说明书,这类同存主题类理财产品在投资范围和比例上进行了明确限制,即投资于同业存单等债权类资产的比例不低于产品资产的80%。比如,交银理财的这款产品显示,本产品直接或通过资产管理产品投资债权类资产中的银行存款、同业存单,以上债权类资产占产品资产总值的投资比例不低于80%。
另外,相比其他三家理财产品,中银理财的这款产品为同业存单指数产品。所谓同业存单指数,是指由银行间市场上市、符合特定要求的同业存单作为样本券编制得到的指数。银行理财子公司可通过购买相关指数中的成分同业存单,最终形成的相关理财产品。比如,中银理财推出的这款产品追踪的是“中债-中银理财高信用等级同业存单指数”。
不管是同业存单指数产品,还是同业存单及存款固收类产品,其底层资产均为同业存单。所谓同业存单,是一种货币市场工具,为存款类金融机构在全国银行间市场上发行的记账式定期存款凭证,具有可质押、可转让的特点,本质上是银行的一种短期融资工具,反映银行的信用。
相比其他资产,同业存单具有流动性好、风险相对较低、久期较短等优势,但过去主要以机构投资者为主,包括银行、基金公司等,这类投资机构可通过全国银行间市场购买同业存单。而同业存单主题理财以及同业存单指数基金的出现,可使更多个人投资者参与到这一市场之中。
“实际上,以前银行理财也有投资同业存单的产品,像七天持有类的、短债类的、现金管理类的等等,并不少见。”前述国有大行理财子相关人士告诉记者,但投资比例相对较低,大约在百分之十几,而这种主题类产品针对同业存单及存款的投资占比均超过了80%,较以往是一大创新。
周毅钦也对记者称,“由同业存单作为底层资产,安全性相对较高,不像其他固收类产品,还会配一些信用债,需要考虑债券爆雷的风险;同时,同业存单的久期相对较短,这就相当于利用一种近似于摊余成本的方法减少了投资者对于净值波动的担忧,属于一种创新。”
今年以来,在资本市场震荡加剧之下,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下行,同业存单指数公募基金规模快速扩容,备受市场青睐。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与同业存单公募基金优点一样,同业存单主题理财产品也可满足投资者对高流动性、稳健收益产品的需求,同时保持相对较小的净值波动。
而且从申赎期限上看,除了中银理财的同业存单指数理财产品设置了最短持有期以外,另外三只同业存单理财产品均为每个工作日开放申赎,兼顾了高流动性,而且费率相对较低,投资门槛也有适当降低。
或替代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
随着同业存单主题理财的相继入市,有分析称,在现金管理类产品整改压力下,该类主题理财产品有望成为理财机构下一个发力点。
今年是现金理财新规过渡期最后一年,理财机构正在加速整改现金管理类产品。之前多家银行对部分产品进行了两方面调整,一是将申赎规则由T+0转为T+1,二是将快赎额度由5万元调整为1万元。
另外,根据相关要求,现金管理类理财的底层资产中,如私募债、二级资本债、永续债或长期国债国开债等标的的配置比例有所下降,进而影响了现金管理类产品的收益表现,使其吸引力有所下降。
在此背景下,由于兼具收益和流动性,同存主题类理财产品的出现或将弥补这一缺失。“整体来看,这类产品收益率一般会高10到20个基点,对于货基产品和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有一定替代作用,市场需求较大。”前述国有大行理财子相关人士对记者称。
普益标准研究也表示,此类产品的出现能解决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保本型理财产品资金大规模外溢的问题,帮助银行吸收部分外溢资金;另外,今年以来A股市场持续震荡,部分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出现波动,“破净”情况频出,此类产品也能满足银行理财客户多以稳健偏好为主,更倾向于中低风险理财产品的需求。
还有分析称,相比基金公司,理财子公司脱胎于银行,对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更加了解,在选择同业存单上经验更加丰富,整体收益或将更加稳健。目前来看,同存主题类理财产品数量并不多,市场仍存较大的潜力空间。
但也有业内人士提及,需关注后期这类产品的收益率。目前,跟踪该类资产同业存单指数理财产品以二级中低风险为主,适合有流动性管理需求或以低风险资产配置为目标的投资者。普益标准称,低风险不等同于保本,机构在投资者教育方面应注重风险提示和帮助投资者熟悉包括产品要素和资金投向等要点在内的产品说明书,提醒投资者该类理财产品与银行存款的区别以及该类理财产品仍存在净值波动导致收益不及预期的可能。
银行存款以安全性高、流动性好著称,但是相应的收益率也是各种理财产品中最低的。目前银行存款的国家基准利率是整存整取一年期定期15%,二年期定期21%,三年期定期275%。银行存款和大额存单可以在基准利率上上浮不超过60~80个基点。
目前银行净值型理财产品的比例很高,根据中国理财网的数据,截至2021年底,银行净值型理财产品占全部银行理财产品的比例约93%。各家银行及理财子公司会制定内部风险评级体系,并对每个产品进行评级,同时也会对投资者的风险偏好进行评估。
运作模式上,除光大理财的“颐享阳光养老理财产品橙2028”和建信理财的“安享固收类按月定开式(最低持有5年)养老理财产品”为开放式净值型外,其余35款产品均为封闭式净值型。其中,建信理财的“安享固收类封闭式养老理财产品2022年第6期”无净值披露,因此有效统计样本共16款,统计截至时间为2022年8月9日。
一、【南财理财通】城商行理财公司现金管理类产品收益榜单本文榜单排名来自理财通AI全自动化实时排名,如您对数据有疑问,请在文末联系助理进一步核实。南银理财两只现金类产品“珠联壁合日日聚鑫”、“珠联壁合日日聚宝”上榜,七日年化收益率分别为248%、256%。
如果想有更高的利率,那么可以通过牺牲流通性来获得更高的利率。除了牺牲流通性也可以牺牲安全性,也就是说加大它的风险,大家都知道风险越高,投资的回报率也就越高,所以说当风险加大了之后,回报率也会加大。本文源自银行信息港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杨希 北京报道2022年银行理财进入全面净值化时代,叠加一季度股债市场双重调整,银行理财历史上首次出现较大的净值压力。与理财产品较快的市场化投资运作转型不同,理财客户对理财净值的波动尚需时间适应。记者了解到,已有银行理财
货币基金和银行现金管理类理财都属于低风险的投资理财产品,稳健性自然是不用说。短债基金则属于中低风险的投资产品,也是稳健性较强的可灵活买卖的投资理财产品之一,只不过在流动性上比货币基金和银行现金管理类理财稍微差一些,但在收益上一般比后两者高。
能一年达到20%的收益率的理财,最少都是中高风险以上的理财了,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在股票基金中,几乎每年都会有收益率超过20%的。在市场行情比较好的时候,年收益率超过20%的可能会有一大片。股票基金的年化收益率都能达到20%,股票自然也可以,因为股票基金的投资收益主要是从投资股票中来的。
8月以来,包括中银理财、招银理财、浦发银行、中原银行、深圳农商行等多家银行或银行理财子公司发布公告称,下调多款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调整幅度多为10BP或以上。贝塔研究院相关人士也对记者称,目前很多投资者的思维还是将业绩基准看作是未来会兑付的预期收益率,在理财产品收益未达标甚至破净时内心无法接受,并向监管机构投诉。
对他们而言,最重要的是改变懒散的赚钱状态,只有提高收入,才能进一步进行其他的投资理财活动。因此,在参与投资理财之前,理财“咸鱼族”应对自身的财务状况进行详细的了解,最起码要对自己可用于投资的资金有多少、资金风险承受能力如何等情况有一个大致的掌握。
不过,这里的银行理财不包括现金管理类理财,并且也必须是银行理财子公司发行的。最后,就是在中高风险以上的理财中,100元可以买的理财就有股票类基金、股票等等。其次,如果是想要尽可能获得高收益,那就是要中高风险以上的理财。
图片来源:摄图网资管新规今年起全面落地实施,银行理财进入净值化时代3月14日,福建银保监局发布的《关于银行理财产品净值波动的风险提示》指出,随着银行理财进入净值化时代,理财产品净值面临波动风险,理财收益完全取决于实际投资结果,原有的预期收益率不复存在。
一般来说,只要有一些风险意识的人,就不会去碰自己不了解的理财方式,哪怕是别人说它收益有多好、风险有多低。可也有一些没什么风险意识的人,只要别人说好,就觉得没什么问题。做投资理财,最好是不要道听途说,尤其是不要听跟自己没什么关系的人说的。
事实上,不仅是李先生,不少网友在网络平台上晒出了自己购买理财产品亏损的经历,并直呼“被‘理财刺客’刺了一剑”。专家观点普益标准研究员雷文杰:投资者要理性地看待理财产品净值的短期波动,避免受情绪驱动,产生“羊群效应”。
郭田勇认为,随着银行理财打破刚兑,理财产品也在逐渐针对中低风险、中等风险、偏高风险的客户分层分类,未来可能会去尝试满足各类投资者的资产配置需求。专家建言银行理财评价体系遵守“三原则”市场需要独立、客观、权威的第三方评级机构,在对银行理财产品进行客观公正、动态评级的基础上,帮助投资者在纷繁芜杂、规模庞大的理财产品中找到适合自身风险偏好与投资预期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