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19 22:57:41 | 浏览:3394
【PConline 资讯】在十数载的中日韩面板大战中,国内面板行业龙头老大京东方,在短暂的历史中上演了一出“老黄牛”变“大象”的剧情。熬着产业技术学习的蜿蜒曲线、累积着工厂运营管理的经验技术;曾被日韩厂商不屑一顾,又被韩企和台企联合操纵面板价格坑害。如今借着政策的保驾护航和持续的资金注入,算是熬到了头。如果不是后来A股的上市公司,恐怕很多人都不太了解京东方。
就在近日,京东方A发布了《2017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公告》,报告显示2017年上半年京东方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盈利了45亿元,出货量达到了2250万片,同比增长47%,市场占有率超过了三星,成为了全球第二大电视面板厂商。
“烧钱王”最会“打酱油”
媒体对京东方又两个调侃的称谓,一个是“烧钱王”,一个是“不死鸟”。从08年开始京东方每年投资开发面板产线的金额都超过了百亿,十年的时间累计投资千亿,2011年之前每年都是数十亿的亏损,2011年之后开始逐渐止血,但仍没有明显的盈利。虽然烧了这么多钱却依然死不了。这背后不乏不看短期利益的技术入股和地方政府合作,没有这些强有力的后盾京东方恐怕无法支撑这么久。
借着扭亏为盈的大好时机,京东方还大手笔头投建了两条10.5代高世代面板线,以及6代线AMOLED屏幕,总投资超过千亿,力争在高端显示面板与日韩企业殊死相争。可是京东方真的有这么大能耐吗?
从京东方的盈利结构上来看,主要盈利的业务还是来自于传统LCD生产线,OLED等新技术的原材料和设备都还掌握在日本厂商手里。
京东方市场份额攀升至第二名,一定程度上并不能代表京东方的崛起趋势,相反,却是对京东方的一个提醒,在面对新技术、新市场的角逐中,京东方又陷入了“陪跑”和“打酱油”行列。
为什么京东方依然危机四伏呢?从整个面板行业的格局来看,韩国三星和LGD已经放弃了盈利能力薄弱的LCD生产线,逐渐退出了LCD业务,将重点放在OLED的布局上。近一年以来传统的液晶显示屏价格都一路飙升,与韩企的逐渐退出造成的供不应求不无关系。包括日企也试图将JDI和JOLED合并,打算在新的显示时代奋力一搏。
另外一点与国内的政策有关,今年4月份萨德事件后,政府也要求下游的电视、手机厂商抵制韩国面板。日韩竞争对手甚至难以进入国门,这就给了京东方等国产面板厂商画地圈钱的绝佳机会。京东方上半年财报如此好看,也不足为奇。
但是随着面板周期进入供过于求、大力投资新产线的阶段,中低端的LCD面板必然面临着利润下降,甚至亏损的趋势。在技术上来说,国产LCD的整个产业链,比如液晶材料、玻璃基板、彩色滤光片、驱动IC等还都无法实现全部国产化替代。
京东方要想有持续的发展,需要在高端生产和技术上有所作为。
缺乏核心竞争力,高端技术步人后尘
虽然京东方也在大力布局OLED业务,但是明显就没跟上节奏。未来三年,京东方要想真正抢占OLED市场份额,还有相当大的难度。除了没有OLED生产技术和经验之外,薄弱的上游产业链控制能力也只能让京东方苦口难言了。
OLED生产有两个核心,一个是核心设备——蒸镀机,另一个是核心材料——有机发光材料。我们来看看这两个产业链核心主要都是谁在布局。
蒸镀机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大规模量产能力的,只有日本佳能旗下的Canon Dokki一家,而Canon dokki直到2017年产能的90%已经被三星签约。LGD则只能采用生产实际业绩并不丰富的韩厂设备Sunic System和Yaso,前者与LGD共同开发蒸镀设备,后者被LGD入股19%股份。
韩企有着多元化的设备布局,而京东方虽然与Canon Dokki约谈过很久,但始终是排不上号。另一家国内的信利光电,虽然花了519亿韩元采购SFA的蒸镀设备,也没有量产OLED的实绩,生产良率也不被看好。
有机发光材料方面,OLED三原色中OLED三原色中R的发光材料6成以上由美国陶氏化学供应,G的发光材料的6成由三星旗下的SDI供应,B的发光材料7成由日本的出光高山提供。这些原材料厂商在跟三星合作之后销售额都有着显著的增长,他们对于三星也都有着极强的依赖性。
京东方对OLED投资建厂已是心急如焚,各种计划早就虚张声势了,但看目前上游供应链的供给情况,京东方还能这么愉快的大干一场吗?恐怕是四处碰壁吧。
京东方不仅仅面临日韩面板厂商的竞争,还有同样土豪的鸿海的竞争。鸿海收购夏普之后,在中国大陆投资建厂。利用鸿海的资金、夏普的技术,以及鸿海的产业链优势,将会获得更多上游企业的青睐。夏普技术上的优势也会带领鸿海逐步走向第一梯队。
更加骇人听闻的事情是,现在京东方大力布局OLED,三星却已经开始投资真正的下一代显示技术Micro LED了。到时候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当所有国产面板厂商都以为OLED即将迎来行业发展的春天的时候,Micro LED却将OLED驱逐到了凛冽的极地。
总结:在一个技术浪潮爆发之后,京东方的确能凭借大量的融资,和勤勤恳恳并且日复一日磨练,来提升工厂技术和生产效率,最终用超高的“性价比”来争夺现有技术产品的广阔市场份额。但是在面临新的一轮技术浪潮时,旧的技术产品已经逐渐被第一梯队抛弃,像京东方这样技术布局薄弱的的企业,又只能重复“技术普及”之路。实验室技术和工厂技术对面板企业的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前者可以引领一场技术变革,后者只能步人后尘。
从京东方的盈利结构上来看,主要盈利的业务还是来自于传统LCD生产线,OLED等新技术的原材料和设备都还掌握在日本厂商手里。缺乏核心竞争力,高端技术步人后尘虽然京东方也在大力布局OLED业务,但是明显就没跟上节奏。
投资者:2021年度股利分配方案已于今年4月29日股东大会通过,至今已过去19天为何迟迟不实施?投资者:华为物联落地项目明显增加,反观京东方物联网概念至今没有确切项目落地。京东方凝聚20多年先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建设经验,结合行业趋势,成立全资子公司北京中祥英科技有限公司,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价值链的BOE工业互联网平台。
按照Omdia的说法,在3季度推出的iPhone14系列上,京东方与三星、LGD,依然是苹果OLED屏的三大供应商。且按照Omdia的说法,今年,京东方供屏占比翻番,达到到15%,然后LGD占比25%,三星依旧最多,达到60%。
图二:屏幕厂商示例图按照利亚德的说法,开幕式舞台由地屏、冰立方、冰瀑和南北看台屏,这么主要5个部分组成,全部由LED显示屏制成,LED显示总面积约14500平方米。也就是说所有的LED屏中,京东方只提供了地屏中的4500平方左右,只占整个屏幕面积的30%,另外的70%全是利亚德提供的。
智通财经APP获悉,京东方精电(00710)绩前获资金追捧,股价抢跑涨超3%。截至发稿,涨322%,报1858港元,成交额122359万港元。消息面上,京东方精电将于今日发布中期业绩。公司此前发布盈喜,预期中期纯利将较去年同期的约9510万港元取得140%至180%之间的大幅增长。
第三,京东方在2016年开始向物联网领域转型,以半导体显示和传感技术为基础,融合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为物联网细分市场提供相关产品和服务,目前京东方在智慧车载显示系统、智慧零售系统、智慧金融系统、工业物联网、智慧医工等众多物联网细分领域都处于全球和国内领先地位。
2022年8月12日,港股上市公司京东方精电(00710HK)公告,当日,年加(公司全资附属公司)与京东方订立股权转让协议。据披露,京东方精电主要从事汽车及工业显示屏业务,具备单色显示屏製造产能以及TFT及触控屏显示模组装配产能。
格隆汇7月19日丨京东方A(000725.SZ)公布,合肥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合肥京东方显示”)为公司下属子公司。为优化合肥京东方显示股权结构,提高管理效率,满足公司发展战略要求,公司拟以727809.65万元的价格受让合肥兴融投资有
坐在流水线上,在收入上,可以超越父辈了,我们很开心。有很多人,靠卖苦力,养活一家人,并且在老家盖了新房。越来越明白,劳动也分等级。再往后,很多人摆脱了“流水线工人”的命运,做老板,当技术员,重新进入校园,回老家发展养殖等。
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算,腾讯经营盈利为301亿元,同比下降43%。经营盈利为732亿元,同比下降14%。期内盈利为192亿元,同比下降55%。期内盈利为553亿元,同比下降21%。按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算,经营盈利为367亿元,同比下降14%,期内盈利为290亿元,同比下降18%。
(图片来自套壳网站)影视内容一直是网络用户线上消费的重要品类,爱奇艺与抖音双方均认为,两大视频平台合作不仅是合作双赢的一种新模式,更是影视内容知识产权规范化使用的良好开端,对于长短视频创作者,甚至是影视作品版权保护意识,都有重要的意义。
在“每日优鲜”饱受质疑之际,同处生鲜电商赛道的叮咚买菜传来一则好消息。8月11日,叮咚买菜发布了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二季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叮咚买菜该季度营收为人民币663亿元,同比增长428%;
作者:洞见muye如果你想改变果实,你首先就要改变它的根。《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一书中,提出过“财富原则”,你的收入只能增长到你能增长的程度。也就是说,你一生所能赚到的钱,是有定数的。赚钱是因果论,而不是结果论。
中国基金报记者 张燕北去年8月,新基金发行市场上共有200只新基金成立,创下了国内公募基金发行史上的单月发行数量新纪录。而去年6至8月,新基金发行连续三个月处于高峰期,更有不少基民在此期间入手了带有持有期的基金。
二季度京东收入267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4%。今年一季度京东营收2397亿元,同比增长18.0%。这一增速高于行业平均增速,但低于一季度水平。8月23日,京东集团发布2022年二季度及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