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02 23:13:09 | 浏览:3285
“保本型理财产品,早就没有了。”
如果我们现在去银行咨询保本理财产品,理财经理会这样回复。
原来随着 2022 年 1 月 1 日钟声响起,资管新规落地,银行的保本理财产品正式退出了市场。
“如果你还想获得保本的投资收益,只能买大额存单或者定期存款了。”银行理财经理的话打断了我们的遐想。
普通人赚点钱不容易,当「保本保息」成为过去式,想保住一年到头赚到的钱,只有大额存单或者定期存款的途径吗?
我们深蓝保有不同的看法和建议:
银行理财不再兜底,有哪些影响?
在老一辈人心中,买国债或者银行理财产品,是收益不错又稳妥的储蓄方式。
因为之前,银行拿大家的钱去投资,无论盈亏,总会按照承诺的收益兑现,投资者不用担心风险。
但是一些隐秘变化,在四年前就已经出现端倪。
2018 年,央行联合银保监会、证监局、外汇管理局发布了资管新规,并呼吁:
金融机构向投资者传递“卖者尽责,买者自负”的理念,打破刚性兑付。
也就是说包括银行理财在内的金融机构产品,不能承诺保本保收益,不再“兜底”。
早在 2020 年,央视财经频道就曾报道,有 300 多款银行理财产品出现亏损。
对我们来说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过去“蒙着眼”买银行理财产品,就可以“躺着赚”,现在则需要我们随市场涨跌波动自负盈亏。
这就要求我们多掌握些金融知识,不能被演示或预期收益率所迷惑,而且要了解产品背后的风险,根据自身的承受能力进行投资。
银行理财也会负收益,我们还能买吗?
银行理财已经告别“保本保收益”“零风险”,我们还能买吗?
可以买,不过要意识到,想获得高收益,就要承担高风险。
建议大家根据银行理财产品标示的风险级别,去搭配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
(图片来自某银行APP页面)
我们简单分析一下不同产品的风险级别,以免一些朋友不太理解:
可以看到,即使是风险等级较低的 PR 2 和 PR 3 产品,也有损失本金的可能。
下面是某银行在售的 PR 3 理财产品,近一月年化收益为负数。
(某银行PR3的理财产品)
但是家庭里总有一笔钱是长期稳定、不能亏损的,比如父母的养老金,孩子的教育金。
我们不希望等股票基金回本了,再考虑孩子上学。
这种到了时间点必须拿出来的资金,适合投入到既安全又有收益的“钱袋子”。
那么当下既安全,收益也不错的产品,还有哪些呢?
想要安全稳健投资,还有哪些不错的选择?
家庭资产配置强调“进可攻,退可守”,既有高风险的进攻型资产博取高收益,也会搭配低风险的防守型资产保障“钱袋子”。
当银行理财不再“保本保收益”,“无风险”利率又不断下行,安全有收益的“钱袋子”目前还剩下三种类型:
银行存款、国债、长期储蓄型保险,而它们在投资收益、投资期限、门槛上各有特点。
1、银行存款
“钱袋子”首先要安全,银行存款很稳定,但是我们存款的银行,万一像 2020 年的包商银行一样破产怎么办呢?
原来根据《存款保险条例》第五条,在同一家银行里本息和 50 万元以内的银行存款都是受到全额保障的,超过的部分会等到破产清算后按相应的比例进行赔付。
银行会在各网点入口的显著位置上展示存款保险标识,方便我们识别。
标识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设计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存款保险,仅仅覆盖我们的银行存款。
我们在银行买的理财产品,或者银行代销的其他理财产品,都是不受存款保险制度保护的。
所以我们去银行办理相关业务时,一定要搞清楚买的是什么。
三种“钱袋子”里,银行存款的流动性是比较强的,不过利率有逐年降低的趋势。
比如我们常见的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从最高点的 10.98% 一路降到 1.75% 左右。
2、国债
国债简单来说,政府借老百姓的钱并打个欠条,到期时再连本带息地还给老百姓。
由于是政府信用作背书,安全性是非常高的。
老一辈的通常去银行柜台购买国债,其实现在通过网上银行购买国债也比较方便。
其中的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还是利率的风向标,从 2013 年最高的 4.6% 一路降到最近的 2.79%。
不断下滑的银行存款利率和国债收益率,都在向我们昭示着低息环境下锁定利率的重要性。
否则我们还将面临一种“再投资风险”,即多年后当银行存款和国债到期后,会发现想找个有 3% 收益又安全稳健的地方就很困难。
3、长期储蓄型保险
长期储蓄型保险,包括年金险和增额寿险,从投保开始起未来每年的现金价值,都白纸黑字写在合同里了:
好处就是所见即所得,锁定未来的终身收益,不用担心利率下行和市场波动的风险。
并且它们都是人寿保险合同,安全性是极高的。
根据保险法第 92 条,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即使破产,持有的人寿保险合同也会有其他家接手,不用担心拿不到钱。
我们从收益性、灵活性、安全性这三个角度,看下长期储蓄型保险的特点。
而且不同于国债、银行存款的单利计算,年金险和增额终身寿险的收益是复利,也就是“利滚利”。
如果说按照增额终身寿险顶格的复利 3.5% 来看,30 年后的收益相当于每年单利 6.02%,50 年后相当于每年单利 9.17%。
所以说拉长时间看,3.5% 的复利收益并不低。
长期储蓄型保险除了可以使财富稳健增长外,还适合养老金、教育金等规划。
除此之外,长期储蓄型保险还有婚前资产隔离、财富传承等功能。
写在最后
近些年P2P清盘,包商银行破产,恒大财富违约,华夏幸福陷入债务危机……
“爆雷”事件不断,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要了解产品背后的风险,根据自身的承受能力进行投资。
当我们看到令人心动的演示或预期收益率时,不要被“机不可失”的销售话术所迷惑,要关注合同上所保障的具体权益。
如果觉得有用,欢迎点个“赞”,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图片来源:摄图网资管新规今年起全面落地实施,银行理财进入净值化时代3月14日,福建银保监局发布的《关于银行理财产品净值波动的风险提示》指出,随着银行理财进入净值化时代,理财产品净值面临波动风险,理财收益完全取决于实际投资结果,原有的预期收益率不复存在。
目前银行净值型理财产品的比例很高,根据中国理财网的数据,截至2021年底,银行净值型理财产品占全部银行理财产品的比例约93%。各家银行及理财子公司会制定内部风险评级体系,并对每个产品进行评级,同时也会对投资者的风险偏好进行评估。
相比于银行存款利息而言,目前大多数理财产品的收益率都比较高,即便是一些低风险理财产品,收益率也可以达到4%左右,如果是那些中低风险理财产品,收益率甚至可以达到6%以上。所以我建议,如果大家风险承受能力比较低,而且收入能力比较低,假如这些理财资金出现部分损失对大家影响比较大,甚至有可能影响到大家的日常生活,那我建议大家不要随便购买这些理财产品,还是老老实实把钱放在银行里面存款吧。
P2P覆灭之后,实际上还是有很多投资回报相对比较高的机会的,比如说各种各样的或明或暗的理财公司、信托公司、私募基金,人家也能给你提供6%、8%的年回报。比如说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很多买银行理财的人也开始抱怨了,大家说什么以往我们买银行理财是保本保息的,银行理财给的年化回报并不高,4%、45%没有超过5%的,我们为什么要买这么低的回报?
净值化时代消费者如何选择理财产品?目前该行有不同类型的产品,根据风险等级不同,分为R1-R5级,消费者可以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选购理财产品。中金公司研究部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张帅帅对央广网记者表示,保本型理财产品清理,符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践行功能性监管的要求。
受到疫情的影响,全球经济发展放缓,流动性的持续宽松,也导致了市场利率的不断下行。在国内市场,存款和理财收益率均有所下跌。2014年,国内银行的理财平均收益率在6%左右,但是到了2020年至2021年,理财的平均收益率已经跌到了3.7%左右。
每经记者:李玉雯每经编辑:廖丹每经记者注意到,近期部分银行理财子公司下调了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例如,中银理财的“中银理财-稳富(季增益)007”产品业绩比较基准由270%-400%(年化)调整至250%-380%(年化);
其余为由城商行、股份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外资银行、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破净产品数量分别为90只、38只、26只、4只和2只。在购买理财产品时,金融消费者要认真阅读产品说明书和合同条款,了解各方的权利义务,审慎评估风险、确认并签署合同,树立理性投资、价值投资的观念。
一般情况下那些年化收益率低于3%的基本上都是非常安全的,这类理财产品基本上不可能出现亏损,而且收益到期之后基本上都能够正常获得。而对那些年化收益率在3%~5%之间的理财产品,尽管这些理财产品有一定的风险,但风险非常小,到期之后基本上都能够连本带息拿回来。
中国银保监会近日表示,保本理财、不合规短期理财产品已实现清零,银行业保险业已基本完成“资管新规”过渡期整改任务。投资者的钱被拿去投资,1年期的实际收益率可能高达15%,多出来的9%就被资金管理人获得,并没有给投资者。
目前,不少风险等级较低的银行理财产品以追求绝对收益为主,底层资产安全系数相对较高,产品运作也比较稳健,适合谨慎型和稳健型投资者。还有“稳稳的幸福”除了银行理财产品,还有很多“品性相近”的好兄弟,能帮助投资者获得“稳稳的幸福”。
中国银保监会近日表示,保本理财、不合规短期理财产品已实现清零,银行业保险业已基本完成“资管新规”过渡期整改任务。银行理财不再保本后,尽管可能会在一定时期出现亏损,但若市场行情上扬,所有收益也均归投资者。
此外,相较以往,投资者还要关注理财产品本身投资的底层资产特性、管理机构的实力等。还有“稳稳的幸福”除了银行理财产品,还有很多“品性相近”的好兄弟,能帮助投资者获得“稳稳的幸福”。还有“稳稳的幸福”除了银行理财产品,还有很多“品性相近”的好兄弟,能帮助投资者获得“稳稳的幸福”。
每经编辑:毕陆名今日,交行官网发布公告称,根据约定条款,“天添息”结构性存款将于4月8日起提前终止。什么是结构性存款?结构性存款与保本型理财产品有啥区别?这篇文章将详细解答。交行:“天添息”结构性存款提前终止3月29日,交通银行发布关于“天
“保本型理财产品,早就没有了。”如果我们现在去银行咨询保本理财产品,理财经理会这样回复。原来随着 2022 年 1 月 1 日钟声响起,资管新规落地,银行的保本理财产品正式退出了市场。“如果你还想获得保本的投资收益,只能买大额存单或者定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