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02 23:13:05 | 浏览:573
这大概是所有人都会遇到的问题了,自从开始做基金的组合之后,很多小伙伴赚到了钱,
但是因为股票和债券的比例,大家还是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投资基金或者股票,那么剩下的钱要怎么打理呢?
闲钱分解一下,除了日常的消费之外,剩下的钱基本上就都是闲钱了,但是一般都是放在了货币金中,然后就忘了,
这钱其实就一直属于“空档”的状态,没有上足马力,给大家赚钱,所以这个状态其实是不好的。
因为大部分人承受风险的能力,其实不高,都是把主要的资金部分都放在稳妥的账户里,那么这些钱应该如何打理呢?
逆回购、国债、货币基金、银行理财、定期存款、短期债券、人身保险,这些其实都可以用灵活的方式,把闲钱赚出活钱的魅力。
逆回购适合股票投资者,所以只要有闲钱,股票的边角料都是放在逆回购里生钱的,但是逆回购也有不好的地方,
你一个不小心,这个钱啊,就变成了股票,然后涨跌不由你,几个回合下来,这个钱啊,没说下崽,反而减肥了。
所以逆回购这个适合短期的股票仓位的补充资产用,虽然说交易方便吧,但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我个人是觉得逆回购是不适合普通人大量投入。
以前觉得国债利息比较低,但是说实话,国债这几年反而给了我更多的安全感,一样是存银行,我更喜欢在银行的APP上买国债,
每年的固定几个月,我都会帮我老爸买一些,当做他的退休理财计划,毕竟退休了之后赚钱不容易,安全性第一,
而且每个月老爸的退休金有流动性,所以,他的钱都是我代为打理,然后分成几个月存成3年的国债。比定存的利息高一点,还能控制他的理财能力。
还有国债和地方债,这个就是随机性的了,没有时间规律,碰上了收益好的,也可以买一点。
买得多,但是收益低,不划算的。如果大家经常买宝宝类的资产,一般的账户都会直接进行打理,给你一个账单,你就能看到平均持仓的金额了,
那个金额的大小其实就是你的日常闲钱多少,个人建议,留出来6个月的生活费,2万块封顶,
多出来的钱,用合理的投资方法进行投资,不要弄太多,不然风险系数太大了。货币基金就是因为存取方便,适合大众,但是真的不应该放太多在货币基金账户中。
前段时间给老爸买了银行理财,刚好那个月没有国债,这个银行理财正好填补了理财阶段上的亏空,收益率也有3.8%,还是挺划算的。风险低,更适合老年人或者低风险人群。
别说这个你看不起,其实用好了定期存款,能让你所有的“应急资产”都产生收益,最简单的就是十二单定存的方法,每个月存3000元,做基本生活费,
然后每个月都有到期能取出来的钱,于是,定期就变成活期,每个月存一笔,养成好的储蓄习惯,父母辈为啥爱存钱呢?
他们的复利效果其实比我们玩得更溜,但是不要忘记钱款到期的时间。产生资金站岗就不好了。
短期债券是债券基金的一种,所以短债的投资有各种不同的投放方向,比如企业债、金融债、国债。
短期债券和货币基金,其实主要都是投资票据和短期存款的,安全性上和前面的资产也差不多。
而且短期债券基金,可以从不少基金评级的软件上找到,选择3星以上评级的基金,就可以。
而且短债的时间,一般都比较短,比如我们常见的基金月月盈这类的产品,年回报收益率有4-5%。总的来说,收益比前面的产品好一些。
短债的管理费一般只有0.4%,当市场进入牛市,大家止盈之后,不知道买什么的时候,这其实就是最理财的投资产品,买入无法取出,能控制大家追高的欲望。可以起到投资储备的仓库作用。
要不说有钱人和咱们就是不一样呢,如果你有闲钱,然后买一个200万的人身险,然后用保险单可以去地方银行贷款,一般这种都是可以套出60%的保金的。
总的来说,这个适合有钱人,一次性能缴纳完的,当然了,如果对于手上有钱,还不知道买啥的,不妨就先买一个这种,保障自己,更是保障家人,用一半的钱保命,一半贷出来的钱继续活动现金流。
去年在支付宝操作基金的账户,然后提示我,我平均每个月都有2万多现金是闲置的,也就是说,我不是没有足够的钱去投资,而是怕全部投出去之后,没有足够的本金,
这种安全感的匮乏,导致了很多时候自己的账户“资金站岗”,不知道有多少没有安全感的宝宝和我一样,必须要有一两万的活钱,
这其实是不对的,不管买啥,保证每个月有余钱就好了,不要各个平台都撒一些,最后造成大额浪费。
理财边角料,其实大部分都是很大的一块牛肉,这里放一点,那里放一点,时间久了之后就会发现,诶,这些钱都浪费掉了。
所以呢,不管是自己的钱,还是父母的钱,其实都可以更理智地规划起来。给大家整理了一下,关于理财边角料的闲钱理财法。
1、应急资产——6个月以上,两年以内,以活单、定期单为准,银行的产品、国债最好,12单或者6单存法搞起来。
2、零钱——微信、支付宝就好了,没必要单独买货币基金,不要超过2万的零钱。
3、理财暂停键——暂时存放在短期债券基金中,不要考虑收益,短期只做趋势判断不要离开整个投资市场去储蓄。
4、逆回购——零钱不放这里,股票账户金额固定,不要随意转账支出,容易弄混资产配置。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文章来源:随手记社区 Lisasong
银行存款以安全性高、流动性好著称,但是相应的收益率也是各种理财产品中最低的。目前银行存款的国家基准利率是整存整取一年期定期15%,二年期定期21%,三年期定期275%。银行存款和大额存单可以在基准利率上上浮不超过60~80个基点。
目前银行净值型理财产品的比例很高,根据中国理财网的数据,截至2021年底,银行净值型理财产品占全部银行理财产品的比例约93%。各家银行及理财子公司会制定内部风险评级体系,并对每个产品进行评级,同时也会对投资者的风险偏好进行评估。
运作模式上,除光大理财的“颐享阳光养老理财产品橙2028”和建信理财的“安享固收类按月定开式(最低持有5年)养老理财产品”为开放式净值型外,其余35款产品均为封闭式净值型。其中,建信理财的“安享固收类封闭式养老理财产品2022年第6期”无净值披露,因此有效统计样本共16款,统计截至时间为2022年8月9日。
一、【南财理财通】城商行理财公司现金管理类产品收益榜单本文榜单排名来自理财通AI全自动化实时排名,如您对数据有疑问,请在文末联系助理进一步核实。南银理财两只现金类产品“珠联壁合日日聚鑫”、“珠联壁合日日聚宝”上榜,七日年化收益率分别为248%、256%。
如果想有更高的利率,那么可以通过牺牲流通性来获得更高的利率。除了牺牲流通性也可以牺牲安全性,也就是说加大它的风险,大家都知道风险越高,投资的回报率也就越高,所以说当风险加大了之后,回报率也会加大。本文源自银行信息港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杨希 北京报道2022年银行理财进入全面净值化时代,叠加一季度股债市场双重调整,银行理财历史上首次出现较大的净值压力。与理财产品较快的市场化投资运作转型不同,理财客户对理财净值的波动尚需时间适应。记者了解到,已有银行理财
货币基金和银行现金管理类理财都属于低风险的投资理财产品,稳健性自然是不用说。短债基金则属于中低风险的投资产品,也是稳健性较强的可灵活买卖的投资理财产品之一,只不过在流动性上比货币基金和银行现金管理类理财稍微差一些,但在收益上一般比后两者高。
能一年达到20%的收益率的理财,最少都是中高风险以上的理财了,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在股票基金中,几乎每年都会有收益率超过20%的。在市场行情比较好的时候,年收益率超过20%的可能会有一大片。股票基金的年化收益率都能达到20%,股票自然也可以,因为股票基金的投资收益主要是从投资股票中来的。
8月以来,包括中银理财、招银理财、浦发银行、中原银行、深圳农商行等多家银行或银行理财子公司发布公告称,下调多款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调整幅度多为10BP或以上。贝塔研究院相关人士也对记者称,目前很多投资者的思维还是将业绩基准看作是未来会兑付的预期收益率,在理财产品收益未达标甚至破净时内心无法接受,并向监管机构投诉。
对他们而言,最重要的是改变懒散的赚钱状态,只有提高收入,才能进一步进行其他的投资理财活动。因此,在参与投资理财之前,理财“咸鱼族”应对自身的财务状况进行详细的了解,最起码要对自己可用于投资的资金有多少、资金风险承受能力如何等情况有一个大致的掌握。
不过,这里的银行理财不包括现金管理类理财,并且也必须是银行理财子公司发行的。最后,就是在中高风险以上的理财中,100元可以买的理财就有股票类基金、股票等等。其次,如果是想要尽可能获得高收益,那就是要中高风险以上的理财。
图片来源:摄图网资管新规今年起全面落地实施,银行理财进入净值化时代3月14日,福建银保监局发布的《关于银行理财产品净值波动的风险提示》指出,随着银行理财进入净值化时代,理财产品净值面临波动风险,理财收益完全取决于实际投资结果,原有的预期收益率不复存在。
一般来说,只要有一些风险意识的人,就不会去碰自己不了解的理财方式,哪怕是别人说它收益有多好、风险有多低。可也有一些没什么风险意识的人,只要别人说好,就觉得没什么问题。做投资理财,最好是不要道听途说,尤其是不要听跟自己没什么关系的人说的。
事实上,不仅是李先生,不少网友在网络平台上晒出了自己购买理财产品亏损的经历,并直呼“被‘理财刺客’刺了一剑”。专家观点普益标准研究员雷文杰:投资者要理性地看待理财产品净值的短期波动,避免受情绪驱动,产生“羊群效应”。
郭田勇认为,随着银行理财打破刚兑,理财产品也在逐渐针对中低风险、中等风险、偏高风险的客户分层分类,未来可能会去尝试满足各类投资者的资产配置需求。专家建言银行理财评价体系遵守“三原则”市场需要独立、客观、权威的第三方评级机构,在对银行理财产品进行客观公正、动态评级的基础上,帮助投资者在纷繁芜杂、规模庞大的理财产品中找到适合自身风险偏好与投资预期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