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02 23:12:30 | 浏览:651
今天小广在网上看见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许多人在分享自己理财的小心得,有一条获赞最多的评论就是:
最好的理财就是
不要让我知道有这笔钱!
这条评论赢得了许多网友的点赞,纷纷表示“我也一样”“太精辟了”“可不是吗”“让我看见就没这笔钱了”。
其实这句话只是基民一种调侃的说法,主要针对的还是容易“管不住手”的“月光族”朋友们。
可能在刚开始想要理财的时候,我们都是充满了雄心壮志,希望通过理财投资能建立起自己的小金库,为了未来的目标而长期努力。
然而一旦“管不住手”,各种买买买或者因为意外发生的事情而多花了钱,那么可能原本用于理财投资的那部分钱也就被“挪用”了。
当我们急需资金而又囊中羞涩的时候,目光自然就会转向我们曾经投资的那些容易赎回变现的产品,如各种短期理财、开放式的公募基金等,走上了“赎基变现”的道路,连我们曾经持有的一些基金可能都被我们卖掉用来还信用卡、补贴家用了。
因此,“最好的理财就是不要让我知道有这笔钱”真的可以说是击中了“月光族”朋友们的心,虽然有些夸张,但转念一想也有些道理,假如我们在投资的过程中甚至都不知道有这笔投资,那就不会老是想着把这部分投资变现挪用了,那么我们的理财投资不就也可以坚持下来了?
所以,针对理财不易坚持,老是“管不住手”的基民朋友们,小广在此也教大家三个“把理财的钱藏起来”的小诀窍,希望可以通过一些规则性的设置,帮助大家养成好的理财习惯!
01
“让我们不用天天关注的投资”
——单独的理财投资账户
我们在平时做理财投资的时候,可以单独放在一个账户中,和我们日常开销的账户分开来。因为银行卡里面都是显示我们资产总额的,如果我们每次打开看到“哇,我居然还有这么多钱”,那说不好就会起一些挪用理财资金的小心思了!
因此,小广建议,我们可以单独搞一个银行卡或者账户来专门用来做理财投资,让我们不要跟我们的理财投资“天天见面”,这样做也可以避免太过关注投资损益而产生的焦虑情绪, 从而产生一些不理性的投资行为。
当然,小广也不建议投资理财的账户过于分散,有的小伙伴们有很多个app,几乎在每个app里面都有一些投资,如在买基金的时候,在银行卡里、各种互联网平台、各大基金公司app里都有买,这样其实也不太利于我们投资的管理,集中在几个账户中,或许更利于我们梳理投资情况哦,如果太过分散的话,时间一久,到时候说不定就真的想不起来了!
02
“看得见动不了的投资”
——封闭/持有期基金
如果对于许多小伙伴而言,“不要让我知道”要求太高,那么我们可以退而求其次,选择一种——“看得见动不了的投资”,即封闭期或者持有期基金。
这一类基金都会在名称上有时间限制,如1年、3年等等,如果投资期限没有达到的话,我们即使想赎回也是赎回不了的,这一定程度上也加强了我们投资的纪律性,杜绝了我们随便挪用理财资金的想法,有利于我们的长期投资计划。
此外,小广也要提醒大家,由于封闭/持有期基金有一定的流动性限制,大家在做这类投资的时候,一定要把长期不用的钱拿来投资这类产品,千万不要为了管住自己的手,把所有的资金都投资到有封闭期/持有期限制的基金上,不然急需用钱的时候也会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哦!
03
“让你不知不觉坚持的投资”
——基金定投
有的小伙伴说,我买的这些基金都是五万、十万很大一笔,你要让我不知道或者想不起来,那怎么可能?那可都是我打工的血汗钱。
那么在这里,小广也给大家推荐一种“让你不知不觉坚持的投资”,那就是基金定投,我们每个月可以拿出工资的一部分进行基金定投,一旦设置好了定投计划,每个月在固定的时间基金定投计划就会自动地帮我们扣款,由于这笔钱的数量不多,也不容易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但只要坚持下来,基金定投也可以通过这种持续、自动的投资计划,不知不觉帮我们养成坚持投资的好习惯哦!
总的来说,这三种方法都是在帮缺乏自律的基民朋友们增加的一种额外的投资纪律性,以便帮助大家更好地养成理财投资的习惯,让大家不要半途而废,都有一份可以坚持的长期投资,希望这三个小技巧也可以对你的投资有所帮助哦!
免责声明:投资人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本文资料中的信息或所表述意见不构成推荐、要约、要约邀请,也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客观冷静,量力而为。基金、理财产品过往业绩不代表其未来表现,不等于基金、理财产品实际收益,投资须谨慎。
银行存款以安全性高、流动性好著称,但是相应的收益率也是各种理财产品中最低的。目前银行存款的国家基准利率是整存整取一年期定期15%,二年期定期21%,三年期定期275%。银行存款和大额存单可以在基准利率上上浮不超过60~80个基点。
目前银行净值型理财产品的比例很高,根据中国理财网的数据,截至2021年底,银行净值型理财产品占全部银行理财产品的比例约93%。各家银行及理财子公司会制定内部风险评级体系,并对每个产品进行评级,同时也会对投资者的风险偏好进行评估。
运作模式上,除光大理财的“颐享阳光养老理财产品橙2028”和建信理财的“安享固收类按月定开式(最低持有5年)养老理财产品”为开放式净值型外,其余35款产品均为封闭式净值型。其中,建信理财的“安享固收类封闭式养老理财产品2022年第6期”无净值披露,因此有效统计样本共16款,统计截至时间为2022年8月9日。
一、【南财理财通】城商行理财公司现金管理类产品收益榜单本文榜单排名来自理财通AI全自动化实时排名,如您对数据有疑问,请在文末联系助理进一步核实。南银理财两只现金类产品“珠联壁合日日聚鑫”、“珠联壁合日日聚宝”上榜,七日年化收益率分别为248%、256%。
如果想有更高的利率,那么可以通过牺牲流通性来获得更高的利率。除了牺牲流通性也可以牺牲安全性,也就是说加大它的风险,大家都知道风险越高,投资的回报率也就越高,所以说当风险加大了之后,回报率也会加大。本文源自银行信息港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杨希 北京报道2022年银行理财进入全面净值化时代,叠加一季度股债市场双重调整,银行理财历史上首次出现较大的净值压力。与理财产品较快的市场化投资运作转型不同,理财客户对理财净值的波动尚需时间适应。记者了解到,已有银行理财
货币基金和银行现金管理类理财都属于低风险的投资理财产品,稳健性自然是不用说。短债基金则属于中低风险的投资产品,也是稳健性较强的可灵活买卖的投资理财产品之一,只不过在流动性上比货币基金和银行现金管理类理财稍微差一些,但在收益上一般比后两者高。
能一年达到20%的收益率的理财,最少都是中高风险以上的理财了,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在股票基金中,几乎每年都会有收益率超过20%的。在市场行情比较好的时候,年收益率超过20%的可能会有一大片。股票基金的年化收益率都能达到20%,股票自然也可以,因为股票基金的投资收益主要是从投资股票中来的。
8月以来,包括中银理财、招银理财、浦发银行、中原银行、深圳农商行等多家银行或银行理财子公司发布公告称,下调多款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调整幅度多为10BP或以上。贝塔研究院相关人士也对记者称,目前很多投资者的思维还是将业绩基准看作是未来会兑付的预期收益率,在理财产品收益未达标甚至破净时内心无法接受,并向监管机构投诉。
对他们而言,最重要的是改变懒散的赚钱状态,只有提高收入,才能进一步进行其他的投资理财活动。因此,在参与投资理财之前,理财“咸鱼族”应对自身的财务状况进行详细的了解,最起码要对自己可用于投资的资金有多少、资金风险承受能力如何等情况有一个大致的掌握。
不过,这里的银行理财不包括现金管理类理财,并且也必须是银行理财子公司发行的。最后,就是在中高风险以上的理财中,100元可以买的理财就有股票类基金、股票等等。其次,如果是想要尽可能获得高收益,那就是要中高风险以上的理财。
图片来源:摄图网资管新规今年起全面落地实施,银行理财进入净值化时代3月14日,福建银保监局发布的《关于银行理财产品净值波动的风险提示》指出,随着银行理财进入净值化时代,理财产品净值面临波动风险,理财收益完全取决于实际投资结果,原有的预期收益率不复存在。
一般来说,只要有一些风险意识的人,就不会去碰自己不了解的理财方式,哪怕是别人说它收益有多好、风险有多低。可也有一些没什么风险意识的人,只要别人说好,就觉得没什么问题。做投资理财,最好是不要道听途说,尤其是不要听跟自己没什么关系的人说的。
事实上,不仅是李先生,不少网友在网络平台上晒出了自己购买理财产品亏损的经历,并直呼“被‘理财刺客’刺了一剑”。专家观点普益标准研究员雷文杰:投资者要理性地看待理财产品净值的短期波动,避免受情绪驱动,产生“羊群效应”。
郭田勇认为,随着银行理财打破刚兑,理财产品也在逐渐针对中低风险、中等风险、偏高风险的客户分层分类,未来可能会去尝试满足各类投资者的资产配置需求。专家建言银行理财评价体系遵守“三原则”市场需要独立、客观、权威的第三方评级机构,在对银行理财产品进行客观公正、动态评级的基础上,帮助投资者在纷繁芜杂、规模庞大的理财产品中找到适合自身风险偏好与投资预期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