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02 23:12:29 | 浏览:566
2018年4月资管新规发布,随着过渡期的结束,2022年资管新规正式落地,理财市场进入新阶段。然而今年以来,一向以稳健出名的银行理财产品“破净”现象不断,这样的情况下,让很多力求“保本”的理财客户逐渐从银行理财市场退出。
但这部分理财客户对低风险产品的需求仍然保持旺盛。很多追求稳健理财的投资者还是希望能找到一种风险较低、门槛较低、流动性较好且回报合理的投资产品。
稳健投资的新选择
要说今年基金中受市场关注较多的闲钱理财品种,非同业存单指数基金莫属。我们先来说说,同业存单是什么?
同业存单是由银行面向机构投资者发行的,期限在1年以内的可转让记账式定期存款凭证,类似于存折。其具有信用等级高、流动性高、波动低的优势,是稳健的流动性管理工具和货币市场投资工具之一。
知道什么是同业存单之后,我们就容易理解同业存单指数了。
同业存单指数基金是将不低于非现金基金资产的80%投资于中证同业存单AAA指数成份券和备选成份券的指数基金。
同业存单基金作为现金管理类产品的“新成员”,具有净值波动低、流动性较好的特点,符合稳健型投资者对资产安全的需求。同业存单指数基金的出现,为市场提供了新的短期理财工具。
同业存单指数基金备受追捧
自去年获批以来,同业存单指数基金便成为了市场热点,受到投资者的积极认购。
2021年发行的第一批同业存单指数基金成立至今全部取得正收益,随后同业存单指数基金不断扩容。
数据来源于恒生聚源数据,经托管复核,截止至20220829。上述基金业绩比较基准均为:中证同业存单AAA指数收益率*95%+银行人民币一年定期存款利率(税后)*5%。
截至2022年8月30日,已有31只同业存单基金成立,总规模已突破2000亿元。由于投资者认购、申购的热情较高,多只产品出现提前结束募集,或者采取限购、控制后续运作规模上限的举措。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同业存单指数基金为何受到市场热捧?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同业存单作为银行的短期融资工具,其整体流动性较好,安全性较高,而且在银行理财产品“破净”现象频出下,投资者风险偏好下行,投资者更加关注低净值波动的产品。
其次,同业存单指数基金风险和收益预期水平较低,在久期、杠杆、费率等方面相对货币基金来说较为宽松。
而且同业存单指数基金风险收益特征介于货币基金和债券型基金之间,填补了两者之间的产品空白,参考货币基金和债券型基金的发展情况,同业存单指数基金未来增长空间巨大。
同业存单指数基金和其他产品的区别
那么作为闲钱理财的创新产品,同业存单指数基金与货币基金、短债基金和固定理财产品有什么区别呢?
与货币基金相比,同业存单指数基金每日可申购,开放申赎后,会设置7天锁定期,持有满7天后可赎回也可以继续持有。
另外,同业存单指数基金在久期、杠杆、费率等方面相对货币基金来说较为宽松。
与短债基金相比,同业存单指数基金要将不低于非现金基金资产的80%投资于中证同业存单AAA指数成份券和备选成份券,以求达到降低组合的波动性,使得信用风险要比短债基金低。
和固定期限理财产品相比,理财产品最低持有期一般为60天或者更长,而同业存单指数基金在开放申购后,最低持有期仅为7天,而且1元起投门槛低,同时0申赎费,管理费率低。
所以对于低风险基金来说,本身就很难达到特别高的收益,所以这个时候低费率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在这里省下来的每一分钱都能算作是投资者的收益。
除此之外,同业存单指数基金还有哪些优势?
同业存单指数基金的优势
01风险较低,省心投资
同业存单AAA指数成份券均为AAA评级,信用风险较低,久期较短,震荡市下的投资佳选。
02投资性价比高,体验感较好
同业存单指数基金风险与波动性介于货币基金和短期纯债基金之间,对于个人投资者的闲钱理财需求而言,投资性价比较高。
03投资成本低,更省钱
基金单笔认购或申购起点仅需1元起,而且不收取认购费、申购费、赎回费。
04流动性较好,灵活投资
基金成立开放后,持有满7天可随时赎回,方便灵活取用。
05分散程度高,踩雷风险小
同业存单AAA指数由上万只成分券组成,能极大概率减少单个成分券的影响,当然同业存单暴雷的情况少之又少。
所以多项优点集于一身的同业存单指数基金,自然成为投资者目标低风险理财的新选择。
那么同业存单指数基金适合哪些人群?
同业存单指数基金适合人群
有闲钱理财需求的投资者
同业存单指数基金适合有短期资金增值需求寻找闲钱理财工具的投资者,比如刚拿的一笔年终奖还不知道如何处理,就可以先用来进行风险较低的理财。
有稳健理财需求的投资者
对于稳健型的投资者,可以通过配置较低风险、较低波动的同业存单指数基金以应对市场震荡。
需要进行资产配置的投资者
对于平衡型风险偏好的投资者,已经有一定资金在市场上布局,同时又希望配置一些较低风险产品来平衡风险。
投资者可以根据自身的闲钱情况,做出合理的规划。另外还需注意的是,由于当前发行的同业存单指数基金最大募集规模有100亿上限,整体规模容量有一定限制,同时投资认购热情高,可能会遇到暂停申购或限额申购的情况。
有用就收藏、点赞、分享一键三连吧~
2018年4月资管新规发布,随着过渡期的结束,2022年资管新规正式落地,理财市场进入新阶段。然而今年以来,一向以稳健出名的银行理财产品“破净”现象不断,这样的情况下,让很多力求“保本”的理财客户逐渐从银行理财市场退出。但这部分理财客户对低
银行存款以安全性高、流动性好著称,但是相应的收益率也是各种理财产品中最低的。目前银行存款的国家基准利率是整存整取一年期定期15%,二年期定期21%,三年期定期275%。银行存款和大额存单可以在基准利率上上浮不超过60~80个基点。
目前银行净值型理财产品的比例很高,根据中国理财网的数据,截至2021年底,银行净值型理财产品占全部银行理财产品的比例约93%。各家银行及理财子公司会制定内部风险评级体系,并对每个产品进行评级,同时也会对投资者的风险偏好进行评估。
运作模式上,除光大理财的“颐享阳光养老理财产品橙2028”和建信理财的“安享固收类按月定开式(最低持有5年)养老理财产品”为开放式净值型外,其余35款产品均为封闭式净值型。其中,建信理财的“安享固收类封闭式养老理财产品2022年第6期”无净值披露,因此有效统计样本共16款,统计截至时间为2022年8月9日。
一、【南财理财通】城商行理财公司现金管理类产品收益榜单本文榜单排名来自理财通AI全自动化实时排名,如您对数据有疑问,请在文末联系助理进一步核实。南银理财两只现金类产品“珠联壁合日日聚鑫”、“珠联壁合日日聚宝”上榜,七日年化收益率分别为248%、256%。
如果想有更高的利率,那么可以通过牺牲流通性来获得更高的利率。除了牺牲流通性也可以牺牲安全性,也就是说加大它的风险,大家都知道风险越高,投资的回报率也就越高,所以说当风险加大了之后,回报率也会加大。本文源自银行信息港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杨希 北京报道2022年银行理财进入全面净值化时代,叠加一季度股债市场双重调整,银行理财历史上首次出现较大的净值压力。与理财产品较快的市场化投资运作转型不同,理财客户对理财净值的波动尚需时间适应。记者了解到,已有银行理财
货币基金和银行现金管理类理财都属于低风险的投资理财产品,稳健性自然是不用说。短债基金则属于中低风险的投资产品,也是稳健性较强的可灵活买卖的投资理财产品之一,只不过在流动性上比货币基金和银行现金管理类理财稍微差一些,但在收益上一般比后两者高。
能一年达到20%的收益率的理财,最少都是中高风险以上的理财了,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在股票基金中,几乎每年都会有收益率超过20%的。在市场行情比较好的时候,年收益率超过20%的可能会有一大片。股票基金的年化收益率都能达到20%,股票自然也可以,因为股票基金的投资收益主要是从投资股票中来的。
8月以来,包括中银理财、招银理财、浦发银行、中原银行、深圳农商行等多家银行或银行理财子公司发布公告称,下调多款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调整幅度多为10BP或以上。贝塔研究院相关人士也对记者称,目前很多投资者的思维还是将业绩基准看作是未来会兑付的预期收益率,在理财产品收益未达标甚至破净时内心无法接受,并向监管机构投诉。
对他们而言,最重要的是改变懒散的赚钱状态,只有提高收入,才能进一步进行其他的投资理财活动。因此,在参与投资理财之前,理财“咸鱼族”应对自身的财务状况进行详细的了解,最起码要对自己可用于投资的资金有多少、资金风险承受能力如何等情况有一个大致的掌握。
不过,这里的银行理财不包括现金管理类理财,并且也必须是银行理财子公司发行的。最后,就是在中高风险以上的理财中,100元可以买的理财就有股票类基金、股票等等。其次,如果是想要尽可能获得高收益,那就是要中高风险以上的理财。
图片来源:摄图网资管新规今年起全面落地实施,银行理财进入净值化时代3月14日,福建银保监局发布的《关于银行理财产品净值波动的风险提示》指出,随着银行理财进入净值化时代,理财产品净值面临波动风险,理财收益完全取决于实际投资结果,原有的预期收益率不复存在。
一般来说,只要有一些风险意识的人,就不会去碰自己不了解的理财方式,哪怕是别人说它收益有多好、风险有多低。可也有一些没什么风险意识的人,只要别人说好,就觉得没什么问题。做投资理财,最好是不要道听途说,尤其是不要听跟自己没什么关系的人说的。
事实上,不仅是李先生,不少网友在网络平台上晒出了自己购买理财产品亏损的经历,并直呼“被‘理财刺客’刺了一剑”。专家观点普益标准研究员雷文杰:投资者要理性地看待理财产品净值的短期波动,避免受情绪驱动,产生“羊群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