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18 20:18:38 | 浏览:3341
自从2018年资管新规出来之后,银行理财产品正式打破刚兑,虽然监管部门给了两年左右的过渡时间,但2021年银行的各类保本保息存量理财产品将陆续到期,这意味着以后保本保息的银行理财产品将彻底退出市场。
看到这很多人都可能担心银行的理财产品风险非常大,那目前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到底大不大?银行理财产品还能购买吗?
其实不管是银行理财产品还是其他理财产品,具体风险多少要看不同的类型,银行理财产品也分为很多种,不同的理财产品对应的风险是不一样的,比如目前银行理财产品有5个风险等级,分别是R1、R2、R3,R4,R5,对应的是谨慎型,稳健型,平衡型,进取型以及激进型,不同类型的理财产品对应的投资标的都是不一样的,一般情况下投资标的越稳定风险越低。
比如对于R1级的理财产品,这类理财产品主要有存款、国债等等,这些理财产品保本保息基本上没有什么风险,风险几乎为0;
而对于债券基金,养老保险管理产品,券商理财,大部分银行理财产品来说,这些理财产品属于R2型,也就是稳健型的理财产品,这些理财产品虽然不能保本保息,但总体风险比较小,出现亏损的可能性接近于0。
但是对那些混合基金,信托,股票型基金,指数基金,黄金贵金属,期货,期权等这些金融衍生品来说,那么本身的风险是非常高的,而且收益的波动性非常大,有可能一段时间获得较高的收益,一段时间有可能出现较大的本金亏损,因此这类理财产品风险非常大。
因此具体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有多大,关键要看你投资的类型,不同的类型对应的风险是不一样的,当然对普通投资者来说,大家一般情况下很难分辨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大小。
在这教给大家一个小技巧,那就是从收益率去判断。
一般情况下那些年化收益率低于3%的基本上都是非常安全的,这类理财产品基本上不可能出现亏损,而且收益到期之后基本上都能够正常获得。
而对那些年化收益率在3%~5%之间的理财产品,尽管这些理财产品有一定的风险,但风险非常小,到期之后基本上都能够连本带息拿回来。
而对于那些年化收益率在5%~8%之间的理财产品,这些理财产品本身存在一定的风险,随时有可能出现收益率减少的情况,这些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大多都是预期的,最终的收益率有可能达到预期,也有可能比预期的更少,所以在投资这类理财产品的时候,大家要做好随时有可能获得零收益的准备。
但是对那些年化收益大于8%的理财产品,他们本身的风险就非常大了,不仅收益可能出现为0,甚至有可能出现本金亏损的风险,对于这些理财产品,如果大家风险承受能力比较低,那建议大家不要轻易接触。
当然除了我们提到的产品本身存在的风险之外,实际上目前大多数银行理财产品总体是比较安全的,尽管目前银行理财产品不能保本保息,但对于那些中低风险的理财产品,比如年化收益率在5%以以内的理财产品,绝大多数产品都是比较安全的。
但是产品本身安全并不代表着大家投资的时候一定是100%安全,这里面除了产品本身存在的风险之外,我认为还有一个职业风险以及道德风险也是值得大家去考虑的。
比如过去多年就经常传出有些银行在售卖理财产品的时候,银行个别工作人员违背职业道德给客户兜售其他保险产品,而这些保险产品投资年限一般都比较长,短的5年长的十几二十年都有,另外对这些保险理财产品,正常情况下是不能提前支取的,如果提前支取那就算是退保,如果是退保,那只能按照保险产品的现金价值来计算,而一般情况下年限越短现金价值越低。
所以在去银行购买理财产品的时候,大家一定要非常谨慎,在签署相关的合同或者进行风险评估的时候,要认真去核对每一个项目,这样才能够保障自身的利益。
目前银行净值型理财产品的比例很高,根据中国理财网的数据,截至2021年底,银行净值型理财产品占全部银行理财产品的比例约93%。各家银行及理财子公司会制定内部风险评级体系,并对每个产品进行评级,同时也会对投资者的风险偏好进行评估。
图片来源:摄图网资管新规今年起全面落地实施,银行理财进入净值化时代3月14日,福建银保监局发布的《关于银行理财产品净值波动的风险提示》指出,随着银行理财进入净值化时代,理财产品净值面临波动风险,理财收益完全取决于实际投资结果,原有的预期收益率不复存在。
银行理财产品的类型不同、期限不同,流动性好坏也不同。有固定期限的理财产品,在到期之前一般都不能赎回,此时到期期限的长短就决定了理财产品的流动性高低。显然,对流动性要求较高的投资者来说,最好就是选择可以随时赎回的理财产品,再不济也要选择到期时间或定期开放赎回时间较短的理财产品,期限较长的理财产品则不买或少买。
一般情况下那些年化收益率低于3%的基本上都是非常安全的,这类理财产品基本上不可能出现亏损,而且收益到期之后基本上都能够正常获得。而对那些年化收益率在3%~5%之间的理财产品,尽管这些理财产品有一定的风险,但风险非常小,到期之后基本上都能够连本带息拿回来。
金融界银行理财产品排行榜(2019.10.7-2019.10.13)【本期摘要】本周银行共发行1907款理财产品 环比增加1396款银行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反弹至4.07%交行、华夏及民生银行的产品发行量位居前三交通银行134款产品平均预期最
郭田勇认为,随着银行理财打破刚兑,理财产品也在逐渐针对中低风险、中等风险、偏高风险的客户分层分类,未来可能会去尝试满足各类投资者的资产配置需求。专家建言银行理财评价体系遵守“三原则”市场需要独立、客观、权威的第三方评级机构,在对银行理财产品进行客观公正、动态评级的基础上,帮助投资者在纷繁芜杂、规模庞大的理财产品中找到适合自身风险偏好与投资预期的产品。
虽然很多人还是比较相信银行和银行的工作人员,但也有很多人遇上过这样的问题,在银行办理存款的业务时,被误导,购买了一些自己并不需要的其他类型的理财产品,在这里提醒大家,我们在银行办理的相关业务,哪怕是为了提高收益,也要注意以下的几个套路。
银行理财产品“破净”率回落,投资者的心态是不是更积极了呢?她说,尽管近期市场回暖,但由于投资者切身领教了一把“市场有风险”,如今面对银行理财产品时,普遍比以往更谨慎了。资深市场人士刘煦然分析:“更多的产品创新、更加明确的产品定位,以及给投资者更加合理的风险收益偏好的回报比,将成为未来银行理财子公司选择业务突围的一个重要方向。
就收益波动原因来看,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主要是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方面,产品投资的资产价格出现波动,近期受国际环境影响,不论是股票市场,还是债券市场均出现明显调整,使得理财收益率下跌;
因此,在进行投资前,建议投资者参阅理财产品的《产品说明书》以确定该产品的投资范围,并判断该投资范围是否符合自己与家庭的投资偏好。因此,虽然并不是所有的理财产品都包含这笔费用,但仍建议投资者在购买理财产品时阅读《产品说明书》,确认、比较超额业绩报酬等的费率,以便做出更适合的决定。
业内人士对此表示,由于银行“固收”理财是传统强项,收益率多数超过了同业存单,叠加银行现金管理类产品的竞争,同业存单理财产品的销量可能不会如公募同业存单指数基金那样火爆,整体销售可能会低于市场预期。除了工银理财之外,今年以来还有招银理财、交银理财、中银理财等银行理财子公司,陆续发行同业存单类理财产品,产品预期收益率为2%-36%之间,募资规模则从20亿元到1000亿元不等,先后推向了市场。
随着母行半年报披露完毕,理财子的业绩情况也一同揭晓。据财联社记者统计,共有20家上市银行发布了旗下理财子的二季度经营情况,合计实现净利润172亿元,同比增长达7成。具体来看,在18家披露同比数据的理财子中,共有16家取得盈利正增长。招银理财
每经编辑:毕陆名今日,交行官网发布公告称,根据约定条款,“天添息”结构性存款将于4月8日起提前终止。什么是结构性存款?结构性存款与保本型理财产品有啥区别?这篇文章将详细解答。交行:“天添息”结构性存款提前终止3月29日,交通银行发布关于“天
相比于银行存款利息而言,目前大多数理财产品的收益率都比较高,即便是一些低风险理财产品,收益率也可以达到4%左右,如果是那些中低风险理财产品,收益率甚至可以达到6%以上。所以我建议,如果大家风险承受能力比较低,而且收入能力比较低,假如这些理财资金出现部分损失对大家影响比较大,甚至有可能影响到大家的日常生活,那我建议大家不要随便购买这些理财产品,还是老老实实把钱放在银行里面存款吧。
据央视财经,近段时间,有投资者收到了银行的通知,自己购买的银行理财产品提前终止运作。根据银行公告,理财产品提前终止运营后,将在约定的几个工作日之内,把投资者的本金及收益返还到原账户。业内人士表示,资管新规实施后,银行理财产品从预期收益型转变为净值型,部分产品提前终止运作是优胜劣汰的必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