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易

欧易(OKX)

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

火币

火币(HTX )

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

银行理财破净潮!“保本保息”“刚性兑付”还可信吗?一文看懂

时间:2022-08-18 20:18:37 | 浏览:2064

其余为由城商行、股份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外资银行、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破净产品数量分别为90只、38只、26只、4只和2只。在购买理财产品时,金融消费者要认真阅读产品说明书和合同条款,了解各方的权利义务,审慎评估风险、确认并签署合同,树立理性投资、价值投资的观念。

每经编辑:李泽东

据21世纪经济报道微信号3月22日消息,近一个月,银行理财产品破净数量大增。南财理财通数据显示,截至3月15日,近六个月所有在运行的理财产品中有2352只跌破净值,其中,近1月发行的有1868只,占所有破净产品的79.42%。

其中,银行理财公司发行的产品破净数量最多,比例也最大。

数据显示,从发行机构来看,近一个月破净的理财产品由理财公司发行的有1708只,占理财公司发行的净值型理财产品的11.68%;其余为由城商行、股份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外资银行、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破净产品数量分别为90只、38只、26只、4只和2只。

图片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微信号

从全市场的净值型理财产品来看,国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外资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发行的净值型理财产品数量分别为2748只、9929只、22879只、1853只、4842只,理财公司发行的产品数量为14629只,占总数的26.09%。

政策层面,2022年1月1日,《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银发〔2018〕106号,简称《资管新规》)正式实施。

《资管新规》明确了金融机构不得对理财产品进行保本保收益承诺,实施“刚性兑付”,购买的客户需自担风险。

因此,金融消费者购买理财产品需充分认识投资风险,防范仍宣称“保本保息”“刚性兑付”的违规产品及金融诈骗,理性投资。

什么是“刚性兑付”?

据中国工商银行介绍,“刚性兑付”即通常所称的“保本”“保本保息”“保本保收益”,“保本”是指金融消费者购买的理财产品到期后,金融机构必须保证返还金融消费者的本金;在此基础上的“保本保息”“保本保收益”是指在保证返还本金的基础上,还能保证向金融消费者返还承诺的收益。

为什么要打破“刚性兑付”?

对金融消费者来说,“刚性兑付”的产品传递的是理财无风险的观念,让金融消费者相信无风险也能有高收益的“神话”。长此以往,大多数金融消费者会丧失风险判断能力和正确的投资理财观念,也使金融诈骗有了可乘之机。

图片来源:摄图网-500470853

对金融机构来说,“刚性兑付”意味着最终的风险将完全由金融机构承担,金融市场的波动和风险是常态,一旦金融机构难以承担,将导致局部乃至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产生。

对金融市场来说,“刚性兑付”背离了“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市场规律,不利于金融行业的健康长远发展。

如何规避虚假宣传?购买理财产品需注意:

认真阅读理财产品说明书

产品说明书和合同条款最能真实反映理财产品的具体情况和双方权利义务。在购买理财产品时,金融消费者要认真阅读产品说明书和合同条款,了解各方的权利义务,审慎评估风险、确认并签署合同,树立理性投资、价值投资的观念。

对于销售人员宣称“保本保息”“刚性兑付”的情形,金融消费者要充分提高警惕,认真阅读产品说明书和合同条款,知晓产品的资金投向,了解产品的真实风险和收益,以及理财产品的真实性,如涉及金融诈骗,应立即拒绝,及时报警。

图片来源:摄图网-500635638

强化理性投资和风险防范意识

金融消费者要适当学习投资理财基础知识,强化理性投资意识,了解投资市场存在的风险,理性对待投资、增强甄别能力,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选择理财产品。

在投资时,应选择正规的持牌机构、正规的销售渠道和正规的从业人员,并通过正规渠道反映问题、维护自身权益。面对高风险高收益投资产品,金融消费者要充分认识到“风险与收益相匹配”,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要充分评估后谨慎投资。

一旦投资,就要强化参与意识,时刻关注理财资产状况,要求受托人及时提供资产变动、收入和费用账单,以便随时掌握资产变动状况,更好地控制风险。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21世纪经济报道微信号、工行微信号

每日经济新闻

相关资讯

银行理财净值终于止跌了!银行理财产品还能不能买?如何挑选适合自己的银行理财产品?

目前银行净值型理财产品的比例很高,根据中国理财网的数据,截至2021年底,银行净值型理财产品占全部银行理财产品的比例约93%。各家银行及理财子公司会制定内部风险评级体系,并对每个产品进行评级,同时也会对投资者的风险偏好进行评估。

银行理财产品也开始亏钱了!保本保息产品不复存在,银行理财进入净值化时代,购买需要注意什么?

图片来源:摄图网资管新规今年起全面落地实施,银行理财进入净值化时代3月14日,福建银保监局发布的《关于银行理财产品净值波动的风险提示》指出,随着银行理财进入净值化时代,理财产品净值面临波动风险,理财收益完全取决于实际投资结果,原有的预期收益率不复存在。

买银行理财避免开“盲盒”,郭田勇、曾刚同建议,银行理财需建立专业评价体系

郭田勇认为,随着银行理财打破刚兑,理财产品也在逐渐针对中低风险、中等风险、偏高风险的客户分层分类,未来可能会去尝试满足各类投资者的资产配置需求。专家建言银行理财评价体系遵守“三原则”市场需要独立、客观、权威的第三方评级机构,在对银行理财产品进行客观公正、动态评级的基础上,帮助投资者在纷繁芜杂、规模庞大的理财产品中找到适合自身风险偏好与投资预期的产品。

银行理财产品怎么买比较合适?怎么才能买到自己想要的银行理财?

银行理财产品的类型不同、期限不同,流动性好坏也不同。有固定期限的理财产品,在到期之前一般都不能赎回,此时到期期限的长短就决定了理财产品的流动性高低。显然,对流动性要求较高的投资者来说,最好就是选择可以随时赎回的理财产品,再不济也要选择到期时间或定期开放赎回时间较短的理财产品,期限较长的理财产品则不买或少买。

2022年资管新规落地,银行理财不再保本保息,该选理财还是存款?

相比于银行存款利息而言,目前大多数理财产品的收益率都比较高,即便是一些低风险理财产品,收益率也可以达到4%左右,如果是那些中低风险理财产品,收益率甚至可以达到6%以上。所以我建议,如果大家风险承受能力比较低,而且收入能力比较低,假如这些理财资金出现部分损失对大家影响比较大,甚至有可能影响到大家的日常生活,那我建议大家不要随便购买这些理财产品,还是老老实实把钱放在银行里面存款吧。

银行理财破净潮!“保本保息”“刚性兑付”还可信吗?一文看懂

其余为由城商行、股份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外资银行、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破净产品数量分别为90只、38只、26只、4只和2只。在购买理财产品时,金融消费者要认真阅读产品说明书和合同条款,了解各方的权利义务,审慎评估风险、确认并签署合同,树立理性投资、价值投资的观念。

银行理财产品风险到底有多大,现在还有保本保息的产品吗?

一般情况下那些年化收益率低于3%的基本上都是非常安全的,这类理财产品基本上不可能出现亏损,而且收益到期之后基本上都能够正常获得。而对那些年化收益率在3%~5%之间的理财产品,尽管这些理财产品有一定的风险,但风险非常小,到期之后基本上都能够连本带息拿回来。

银行理财不再保本还能买吗?

中国银保监会近日表示,保本理财、不合规短期理财产品已实现清零,银行业保险业已基本完成“资管新规”过渡期整改任务。投资者的钱被拿去投资,1年期的实际收益率可能高达15%,多出来的9%就被资金管理人获得,并没有给投资者。

银行理财不再保本还能买吗

中国银保监会近日表示,保本理财、不合规短期理财产品已实现清零,银行业保险业已基本完成“资管新规”过渡期整改任务。银行理财不再保本后,尽管可能会在一定时期出现亏损,但若市场行情上扬,所有收益也均归投资者。

银行收300万罚单,银行理财产品安全吗?注意3个常见套路

虽然很多人还是比较相信银行和银行的工作人员,但也有很多人遇上过这样的问题,在银行办理存款的业务时,被误导,购买了一些自己并不需要的其他类型的理财产品,在这里提醒大家,我们在银行办理的相关业务,哪怕是为了提高收益,也要注意以下的几个套路。

银行理财纷纷下调业绩基准、发行数量也下降,理财市场暂时遇冷

8月以来,包括中银理财、招银理财、浦发银行、中原银行、深圳农商行等多家银行或银行理财子公司发布公告称,下调多款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调整幅度多为10BP或以上。贝塔研究院相关人士也对记者称,目前很多投资者的思维还是将业绩基准看作是未来会兑付的预期收益率,在理财产品收益未达标甚至破净时内心无法接受,并向监管机构投诉。

小心“理财刺客”三万元银行理财约四个月亏400元

事实上,不仅是李先生,不少网友在网络平台上晒出了自己购买理财产品亏损的经历,并直呼“被‘理财刺客’刺了一剑”。专家观点普益标准研究员雷文杰:投资者要理性地看待理财产品净值的短期波动,避免受情绪驱动,产生“羊群效应”。

理财市场观察 | 银行理财产品“破净”率明显回落 投资者却比以往更谨慎

银行理财产品“破净”率回落,投资者的心态是不是更积极了呢?她说,尽管近期市场回暖,但由于投资者切身领教了一把“市场有风险”,如今面对银行理财产品时,普遍比以往更谨慎了。资深市场人士刘煦然分析:“更多的产品创新、更加明确的产品定位,以及给投资者更加合理的风险收益偏好的回报比,将成为未来银行理财子公司选择业务突围的一个重要方向。

为何低风险的银行理财也会亏损?理财集体换了新玩法,怎么办?

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有3600只银行理财产品录得负收益,产品累计净值在1以下的银行理财产品达到1200只。是个别现象还是普遍现象?今年以来,全市场已经有3600只银行理财产品未获正收益,属于普遍现象。

1800余只银行理财破净,你买的理财产品亏了吗?

就收益波动原因来看,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主要是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方面,产品投资的资产价格出现波动,近期受国际环境影响,不论是股票市场,还是债券市场均出现明显调整,使得理财收益率下跌;

友情链接

网址导航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满江红电影影评网手表腕表之家潮州新闻头条网厦门交友聚会网水上乐园项目热水袋品牌网铁皮石斛资讯网生日礼物网贺峻霖歌迷网手机数码网博时基金资讯网镇远古城旅游网个人社保查询网沙漠探险剧本杀剧本网
大多数产品基本伴随着风险,也伴随着争议,比较靠谱的赚钱方式公募基金和银行理财比较合适,另外债券、基金、股票、期货、商品现货、外汇、房地产、保险、黄金也是投资理财不错的选择。
理财投资网 lemashi.cn ©2022-2028版权所有